计量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它是开展计量活动的基础,只有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量值的一致。由于实际上不存在完全准确无误的测量,因此在给出测量结果量值的同时,必须给出其测量不确定度(或误差范围)。否则,所进行的测量的质量(品质)就无从判断。所谓量值的“准确”,是指在一定的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准确。只有测量结果量值的准确,计量才具有一致性,测量结果才具有使用价值,才可能为社会提供计量保证。
2、一致性
计量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单位的统一与量值的一致,计量单位统一和单位量值一致是计量一致性的两个方面,单位统一是量值一致的前提。量值一致是指量值在一定不确定度内的一致,是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测量仪器,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通过量值的一致性可证明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计量的实质是对测量结果及其有效性、可靠性的确认,否则,计量就失去其社会意义。国际计量组织非常关注各国计量的一致性,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开展国际关键比对和辅助比对,,目的是验证各国的测量结果应在等效区间或协议区间内的一致性。
3、溯源性
为了实现量值一致,计量强调“溯源性”。溯源性是确保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途径。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或通过检定按比较链进行量值传递。否则,量值出于多源或多头,必然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造成混乱。所谓“量值溯源”,是指自下而上通过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量值与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通过校准而构成溯源体系;而“量值传递”,则是指自上而下通过逐级检定或校准而构成检定系统,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级测量标准传递到工作测量仪器的活动。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和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都使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
4、法制性
古今中外,计量都是由政府纳入法制管理,确保计量单位的统一,避免不准确、不诚实的测量带来的危害,以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权益。计量的社会性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性来保障,不论是计量单位的统一,还是计量基准的建立,制造、修理、进口、销售和使用计量器具的管理,量值的传递,计量检定的实施等,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严格的计量法制监督,也就是说,某些计量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规定,并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或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须由政府建立起法制保障。否则,计量的准确性、一致性就不可能实现,计量的作用也难以发挥。